秋意日渐浓,研学正当时,寻访甘肃公路博物馆,品味交通建设精神。近期酒泉市肃州区屯升中心小学及酒泉第七中学两所学校近500名学生来到甘肃公路博物馆,亲身感受了一堂历史、文化、科普为一体的综合实践课。
了解生产工具
活动伊始,小朋友们整齐有序地进入博物馆室内展厅,了解在甘肃交通建设过程中甘肃交通人使用过的生产工具,聆听讲解的同时还认真地用笔记录下所见所闻。在参观途中,结合馆内藏品与博物馆自身特点,讲解员与小朋友们还进行了快问快答的小游戏,与小朋友们进行了精彩的互动。
聆听建设故事
“眼看天就要黑了,小职工驾驶着毛驴刮路车心里很着急,但是也不知道该在哪里转弯。到了养路界碑前,小毛驴才不紧不慢地转弯往回走。小职工恍然大悟,原来这就是‘驴知道’的意思……”讲解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,将藏品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,不仅提高了同学们参加研学活动的积极性,也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。
学习科普知识
参观结束后,博物馆结合秋天的季节景象、近期的天气状况及九月九日重阳节,举行了系列科普活动。通过秋季落叶纷纷的季节景象,向大家科普了酒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职工自制研发的“强力清扫机”和“路面吹风机”,引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之余勤加思考,发挥自己的所学,动手制作一些发明创造,养成爱科学、学科学、用科学的良好习惯。针对降雨降雪天气状况,向同学们科普了高速公路除雪流程和融雪剂撒布的安全要求,倡导同学们道路结冰时减速慢行,注意出行安全。在科普重阳节时,讲解员先带领学生重温了唐代诗人王维的佳作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,然后为大家科普了重阳节的习俗,并告诉大家重阳节也是老年节,在生活中要孝顺长辈,关爱老人。
品味交通精神
在“两路”精神及“八棵树精神”展厅,同学们观看了公路职工获得的奖状和勋章,学习了“筑路将军”慕生忠的事迹,了解了“八棵树精神”的由来,深刻感受到了交通人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、甘当路石、砥砺奋进的行业精神。
抒发爱国情怀
甘肃公路博物馆不仅是甘肃交通发展的缩影,也是国家日渐强盛的见证。同学们走进甘肃公路博物馆,感受了甘肃的壮美山川,对砂砾路面和柏油马路进行对比,认识到了祖国强大为人民带来了现在的美好生活。讲解员鼓励大家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,弘扬爱国主义精神,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。
通过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,同学们不仅开阔了眼界、加深了与文化的亲近,也增强了独立思考的能力,提高了认知水平和探究学习能力。甘肃公路博物馆将积极配合学校“双减”政策,充分发挥国家交通运输科普基地和酒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,发挥博物馆“第二课堂”社会教育职能,让广大青少年求之而来、载知而归,有效促进“博物馆+学校”共育的良好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