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报!甘肃公路博物馆荣获“全国科普先进集体”称号

来源:甘肃公路博物馆 作者:牛娜娜 发布时间:2024-08-22 14:39:00

  近日,科技部、中央宣传部、中国科协对2020年以来在科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195个单位和302名个人进行表彰,甘肃公路博物馆荣获“全国科普先进集体”称号,省交通运输厅科技处陈斌荣获“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”称号。


  甘肃公路博物馆是全国首家公路专题博物馆,基地面积7500平方米,馆藏藏品8076件,目前已接待15万人次参观。博物馆科普教育工作经过长期发展成果丰硕,现为“国家交通运输科普基地”“全国公路科普教育基地”“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”“酒泉市‘一带一路’科普教育基地”,获“2021年酒泉市科普先进集体”“2024年全国公路科技活动周表扬单位”,连续3年评为“全国科普日公路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先进单位”。
  自2016年开馆运行以来,博物馆始终将文物资源与交通科普实践有机结合,在科普展览、品牌效应、科普传播、社会教育、文化研究上积极探索,挖掘文物背后的交通科普知识,传播科学思想,弘扬科学精神,逐步实现了从行业展馆到科普基地的跨越。
  一是挖掘科普资源,打造科普品牌。博物馆积极挖掘文物所蕴含的科学知识,基本陈列展览全面反映甘肃公路等级从低级到高级、公路面貌从落后到先进、综合服务能力由弱到强的辉煌历程,将实物展品、场景模拟、情景沙盘、视频播放、互动体验等科普形式相互融合。同时坚持动态办展,开展了“交通系统四十年成就展”“建党100周年展”“交通运输科普展”“交通科学家精神展”“‘碳’索未来”等精品陈展,还研发科普精品课程20个,推出“大家都来修公路”和“陇小路说科普”科普品牌体验课程。

  二是开展科普活动,推进科普机制。博物馆构建了科普专题活动与特色活动相融相促的格局。以重大节日、传统节日作为活动契机,以各种纪念日为载体,深入中小学校开展科普专题讲座及展览活动,将博物馆打造成中小学生接受科普教育的“第二课堂”;同时积极举办“5·18国际博物馆日”“全国科普日”“科技活动周”等行业特色科普活动,深入学校、幼儿园、社区、企业、乡镇等,落实科普“四进”活动。还与兰州交通大学、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院校及企业建立了协作科普教育社会化协同机制,探索博物馆科普创新模式。

  三是创作科普作品,提升科普能力。博物馆创作了以吉祥物为主角的“陇小路说科普”系列海报、动画、展品讲解120余期,媒体点击量突破89万次;线上依托6个新媒体平台推出“交通科普我来讲”“科普故事汇”“线上讲解”等特色栏目。投资300万元实施“甘肃公路博物馆创新发展与科普教育研究规划”科研项目,增设公路四新技术展区、VR科普体验区、智慧交通沙盘等,以良好设施配套支撑科普研究,为提升社会公众和交通运输从业人员科学素养提供支撑。

  此次表彰,不仅是对甘肃公路博物馆科普工作成果的肯定与支持,更激励着博物馆继续挖掘文物背后的交通科普知识,以更加丰富的科普活动,更加创新的科普理念,充分发挥作为全国科普先进集体的标杆作用、导向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,在科普工作中不断作出新的成绩,努力当好建设科技强国的开路先锋!